门巷幽深白日长,清风时洒玉兰堂。粉墙树色交深夏,羽扇茶瓯共晚凉。
病起经时疏笔研,晏居终日懒衣裳。偶然无事成媮惰,不是栖迟与世忘。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猛士守四方,四方尘不杨。玄熊在深山,百兽皆遁藏。
猎火举四泽,虞罗亘长云。毒矢积如猬,玉石谁能分。
熊皮充下御,肉亦登君庖。岂若犬与豵,即死无咆哮。
故人天上有书来,责我疏愚唤不回。两处共瞻千里月,十年不寄一枝梅。
尘泥自与云霄隔,驽马难追德骥才。莫谓无心向门下,也曾终夕望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