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文人大全
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详细>>
陈廷弼
[清代]
陈廷弼,字荀少,泽州人。贡生,历官广东粮驿道。有《王屋山庄诗钞》。
代表作:
《寄怀六兄汉阳》
《羚羊峡歌》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敬
[清代]
陈廷敬(1638年 ―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保留至今。
代表作:
《平滇雅三篇 其一 岳湖逐寇》
《出关门百里宿沙河站》
《张东山少司寇宅观弈》
《邯郸道上》
《题窦晼画晼 其二》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桂
[清代]
陈廷桂,字子犀,号梦湖,又号花谷,和州人。乾隆乙卯进士,历官奉天府丞。有《香草堂诗略》。
代表作:
《郧阳使署古柏为风雨所拔叹》
《怀孟莼庵》
《枫桥泊舟》
《访李西涯故宅》
《聊城怀鲁仲连》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瑚
[清代]
陈廷瑚,清嘉庆年间(1796~1820)人士。生平不详。以下诗作录自石旸睢所藏陈廷瑜《选赠和斋诗集》。
代表作:
《新月》
《塞妇吟》
《新月》
《竹溪寺》
《泮池荷香》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瑜
[清代]
陈廷瑜,原名山朗,字璞庵,祁阳人。
代表作:
《鹿耳春潮》
《重阳前一日随家大人游浯溪》
《红毛城》
《竹溪寺》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璧
[清代]
陈廷璧(?~?),字孚卿,台湾县人,为陈廷瑜之兄。乾隆五十五年(1790)恩贡。嘉庆十一年(1806)蔡牵之乱,以守城功授六品职衔。
代表作:
《赤嵌夕照》
《鲫鱼潭》
《竹溪寺》
《凤岫春雨》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藩
[清代]
陈廷藩,台湾县人,清乾隆间(1736~1795)府学庠生,生平不详。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余美玲撰)
代表作:
《游竹溪寺》
《罗山访友人值雨后留饮》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策
[明代]
陈廷策(一五七三 — 一六三四),字颖夫,一字觐墀。海阳(今潮州)人。衍虞父。弱冠有文名。为诸生三十馀年。明思宗崇祯五年(一六三二),督学曾化龙以学富行优拔置明经。晚年修造西湖山老君岩,建文昌祠,讲明心性之学。清康熙二十三年入祀府学乡贤。有《世馨堂诗集》、《旸山诗文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代表作:
《湖山题壁》
《游凤凰山同黄絅庵太史黄玉田方伯杨金鹤文学家养洛副使行川明府》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绅
[清代]
陈廷绅,字书之,号端阶,祁阳人。
代表作:
《梦芗阁次五叔父韵》
全部作品>>
详细>>
陈廷黻
[清代]
陈廷黻,字已云,号渔笙,鄞县人。同治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镇亭山房诗集》。
代表作:
《李问樵明府招同陶子方前辈孔培生太守暨杨心裁姚仲容两大令饮城南曹氏园 其三》
《李问樵明府招同陶子方前辈孔培生太守暨杨心裁姚仲容两大令饮城南曹氏园 其一》
《李问樵明府招同陶子方前辈孔培生太守暨杨心裁姚仲容两大令饮城南曹氏园 其二》
《次韵和云门同介唐酒后过敦夫寓斋》
《次韵毛溪芷别后见赠》
全部作品>>
‹
1
2
...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
1714
1715
›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古籍合集
二十四史
四大名著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