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谁无父母,可忘所生。菽水承欢,怡色柔声。
匪我之享,惟德其馨。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我瞻我依,父母在堂。槃匜滫瀡,非敬奚将。
淑慎尔正,则笃其庆。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人不如鸟,具体何为。椎牛罔及,鸡豚逮时。
孝思不匮,歌以永之。
一庭人立花如雾。栏杆红上罗衣素。待月月何迟。薄帘初卷时。
几回烦未语。蝙蝠来迟去。夜已二更残。碧云阶下寒。
羡尔深山静,连宵不掩扉。秋潭鹤影瘦,霜草鹿胎肥。
岁酒先储瓮,园丝半在机。此中多隐者,相识姓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