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文人大全
>> 关于清代的文人
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详细>>
恩华
[清代]
(?—1854)清宗室,镶蓝旗人。乌尔恭阿子。道光间封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在内大臣上行走。咸丰间累迁理藩院尚书,兼镶红旗汉军都统,率吉林、黑龙江官兵赴淮、徐一带防堵太平军。以作战不力,被革职拿问,卒于军。
代表作:
《白河》
《堂梁》
全部作品>>
详细>>
恒仁
[清代]
原封辅国公恒仁,字育万,一字月山,英亲王阿济格四世孙。初袭封,旋罢。有《月山诗集》。
代表作:
《和韩秋怀诗 其八》
《和韩秋怀诗 其七》
《和韩秋怀诗 其六》
《和韩秋怀诗 其五》
《和韩秋怀诗 其四》
全部作品>>
详细>>
恩霖
[清代]
恩霖,字湛卿,满洲旗人。道光甲辰进士,历官湖南同知。有《坦室诗草》。
代表作:
《游桃源洞》
《驿柳》
《春怡园为穆耕珊舅氏别墅甲午秋重过亭榭半圮壁间石刻名人词赋尚存》
全部作品>>
详细>>
恭泰
[清代]
恭泰,原名公春,字伯震,号兰岩,满洲旗人。乾隆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盛京兵部侍郎。
代表作:
《九日上宝珠洞绝顶》
《宿建昌县》
全部作品>>
详细>>
惠周惕
[清代]
清江苏吴县人,原名恕,字元龙,一字砚溪。康熙三十年进士。任密云县知县。适大军北讨噶尔丹,军需紧迫,书生艰于应付,忧急而死。少从父惠有声(明岁贡生)治经学,又受业于徐枋、汪琬,工诗文,后乃专心治经。其子士奇、孙栋均以经学著名。周惕遂为惠氏经学之祖。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诗说》、《砚溪先生遗稿》。
代表作:
《赠维扬顾书宣》
《从赤城至国清寺》
《夜坐有怀》
《同侯大年用杨铁崖韵作歌》
《出门》
全部作品>>
详细>>
惠士奇
[清代]
惠士奇(1671-1741) 清经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雍正间,以召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乾隆初,再起为侍读。传父惠周惕之学,撰《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较宋儒为缜密,但较拘泥。
代表作:
《姑胥台怀古二首 其一》
《广州十二月书怀》
《题座主安溪相国纪伯父葆甫先生破贼诗后》
《送陈秋田先生之官长宁》
《簇蚕词》
全部作品>>
详细>>
惠沛
[清代]
惠沛,字若霖,清无锡人,诸生。
代表作:
《和九日龙山登高》
《五湖村舍》
全部作品>>
详细>>
惠衮
[清代]
惠衮,原名有庆,字汉裳,无锡人,雍正时诸生。
代表作:
《和高季迪怀云林草堂原韵》
《和王孟端惠山煮茶原韵》
全部作品>>
详细>>
惠远谟
[清代]
惠远谟,字虚中,号澹峰。苏州玄妙观道士。有《学吟稿》。
代表作:
《题画 其二》
《秋日杂感 其二》
《题画 其一》
《夜占 其二》
《秋日杂感 其一》
全部作品>>
详细>>
惠龄
[清代]
(?—1804)清蒙古正白旗人,萨尔图克氏,字椿亭。由翻译官补笔帖式,充军机章京。乾隆四十年,以副都统衔充西宁办事大臣。历伊犁领队大臣、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四川总督、湖北巡抚。嘉庆初,率兵镇压川楚白莲教军,-度代永保为总统,旋以贻误军机解总统职。官至川陕总督。
代表作:
《过哈密》
全部作品>>
‹
1
2
...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
578
579
›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古籍合集
二十四史
四大名著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