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搜索
将进酒
汤显祖
重阳节
李白
唐诗三百首
九月九日
满江红
爱国诗
首页
作者
分类
名句
课本古诗
诗人合称
古籍合集
首页
>>
古文人大全
>> 关于明代的文人
全部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当代
详细>>
陈文纬
[明代]
陈文纬,明江阴周庄人,字蓉樵,著有《吟梅小舍诗抄》。
代表作:
《答子安游定山黉塔湾诗仍叠前韵》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文辅
[明代]
陈文辅,字以道。番禺人。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进士。官浙江台州知府、大理寺正。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
代表作:
《厓山 其一》
《厓山 其二》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是集
[明代]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代表作:
《泊嘉州拟游峨眉不果登九顶山州守郑君麟野招饮其上薄暮乃还舟次为纪其游五首 其五 治易洞》
《巫山十二峰 其九 起云峰》
《巫山十二峰 其六 聚鹤峰》
《巫山十二峰 其八 上升峰》
《巫山十二峰 其五 集仙峰》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显
[明代]
陈显,开建县(今广东封开县)人。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贡生。官迁江县知县。有《梅花百咏》。清康熙《开建县志》卷八有传。
代表作:
《忠谠凝岚》
《狼岭樵歌》
《石壁朝云》
《仙岩夜月》
《状元古井》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曰昌
[明代]
陈曰昌,东莞人。明熹宗天启诸生。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
代表作:
《溪居》
《次韵答唐卧公》
《次韵答唐卧公 其二》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杓
[明代]
陈杓,东莞人。明熹宗天启间诸生。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九。
代表作:
《熊将军祠》
《朔夜与袁大司马话别》
《伍国开李梓若见访晚集》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束
[明代]
明浙江鄞县人,字约之,号后冈。幼时颖慧,其父破产延师教之读。稍长,博览群书。嘉靖八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迁员外郎,改编修。束出张聪、霍韬门,不肯亲附,为所恶,出为湖广佥事。分巡辰、沅,治有声。稍迁福建参议,改河南提学副使。以呕血死,卒年三十三。诗学初唐,与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称“嘉靖八才子”。有《后冈集》。
代表作:
《赋得上林雁赠吏部王郎中谪毗陵》
《病中张大见过》
《石滩》
《入闽》
《楚门春兴》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松
[明代]
陈松(1513-?)字子乔,号左川。原籍裕州。明正德八年生,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二十年(1541)进士,二十一年(1542)授徽州府节推。二十四年(1545)升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湖广按察司佥事。《康熙青县志》谓其雅好吟咏,五七言近体尤为卓绝,选诗家咸推重之,其诗见于《皇明诗统》、《大岳太和山志》等书。
代表作:
《淮上逢董浔阳太史归湖州赋此言别》
《紫府观 其二》
《题太和山》
《秋日水心亭阅试水战》
《紫府观 其一》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松山
[明代]
陈嵩,字浚源。东莞人。明穆宗隆庆间布衣。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四有传。
代表作:
《革命的“铁砧”》
全部作品>>
详细>>
陈棐
[明代]
明河南鄢陵人,字汝忠,号文冈,一说字文冈。嘉靖十四年进士。任礼科给事中,直谏敢言,不避权贵。因忤旨谪大名长垣丞,升知县,莅政宽平,为吏民畏服。官至宁夏巡抚、都御史。有《陈文冈集》。
代表作:
《横渠先生祠》
全部作品>>
‹
1
2
...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
292
293
›
更多>>
诗人合称
宋四家
唐宋八大家
更多>>
诗词分类
重阳节
端午节
秋天
中秋节
爱情
冬天
夏天
春天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少女
柳树
菊花
荷花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七夕节
更多>>
课本古诗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选修(中国古...
选择性必修下...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中...
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
必修下册(古...
必修下册
必修上册(古...
必修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更多>>
古籍合集
二十四史
四大名著
更多>>
古文典籍
《吕氏春秋》
《周礼》
《礼记》
《九章算术》
《金刚经》
《了凡四训》
《西游记》
《搜神记》
《人物志》
《水浒传》
《搜神后记》
《喻世明言》
《封神演义》
《西厢记》
《隋唐演义》
《鬼神传》
《狄公案》
《阿弥陀经》
《三国演义》
《世说新语》
《山海经》
《红楼梦》
《淮南子》
《墨子》
《鬼谷子》
《百家姓》
《西汉演义》
《本草纲目》
《吴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韩非子》
《荀子》
《三字经》
《弟子规》
《孔子家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中庸》
《孝经》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新唐书》
《晋书》
《宋史》
《明史》
《后汉书》
《北史》
《三国志》
《汉书》
《周书》
《元史》
《隋书》
《史记》
《新五代史》
《南史》
《魏书》
《宋书》
《左传》
《周易》
《辽史》
《易传》
《抱朴子》
《列子》
《黄帝四经》
《老子》
《刘子》
《尹文子》
《曾国藩家书》
《读通鉴论》
《千字文》
© Copyright 2024-2029 www.gusw.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3
邮件:461421998@qq.com